中国大酒店与广州博物馆共同打造的文旅融合品牌“消失的名菜”自2020年项目启动,从复原老菜谱,到民国宴席,从老菜新做,到荟聚成书,品牌已步入第四个年头。今年,“消失的名菜”另辟蹊径,以粤语为纽带,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粤菜的精粹,共享粤味之美。
2024年8月8日,中国大酒店在丽晶殿举行了“消失的名菜”第四季品鉴会,知名媒体、文化界人士及粤菜界泰斗等齐聚一堂,激发对开拓创新、包罗万象的粤菜文化的全新想象。晚宴在粤剧泰斗郭凤女的一曲《荔枝颂》中拉开精彩序幕,更巧妙呼应了菜单上的岭南佳果荔枝。
粤语童声荐粤菜
文化传承要从小朋友抓起。为了扩大粤语的影响力,由广州博物馆、中国大酒店共同策划组织的《粤味共享 声动湾区——“消失的名菜”儿童粤语讲解大赛》,经过紧张刺激的初赛筛选、网络投票以及紧张的复赛角逐,在过去的6月7日,十位才华横溢的小选手在镇海楼上一教高下,以“消失的名菜”这一主题,深入解读那些经典的粤菜以及老广独特的饮茶习惯。而在品鉴会当晚的唱菜环节中,10名小朋友依次上场,用粤语为来宾介绍每道菜式,以粤语对粤味文化的深情唤醒。传承粤语、传承广府新味的使命赋予到这群小小粤语讲解员身上。
以粤韵,品粤菜
粤菜之源,萃图成字。广州博物馆馆藏的民国老菜谱,大多是用粤语书写,简短的句子里就蕴含了精妙的手艺。如果将普通话比作一位优雅的女子,那么粤语更像是一位活泼的邻家少女,九声六调之间,尽是人间烟火。在“消失的名菜”第四季中,每一道佳肴的命名均融合了菜式的精髓、独特的烹饪技巧以及深层的文化内涵,以富含粤语风韵的方式,生动诠释出每一道菜品的独特魅力与风味。
主菜“京参动魄”,粤语谐音“惊心动魄”,实为金葱冷吃金沙参。中国大酒店的厨师团队创新海参的做法,用炸的烹饪方式让海参外表金黄酥脆,内里Q 弹饱满,以京葱、干葱、小红葱三种葱切丝油炸,丰富菜式的香气和口感的层次。
“鲍你笋到飞起”则出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名菜“龙穿凤翼”,鲍鱼取包罗万有的意思,“笋”取顺利之意,鸡翅则代表着成功、腾飞,有着美好寓意。此菜以酿鸡翼为基,卤熟去骨,填入干鲍丝与冬菇丝,口感丰富,浓味鲜香。
“荷包涨卜卜”实为上汤娥姐粉果,将广州西关传统小吃娥姐粉果别出心裁地油炸后蘸以特别汤品食用。金黄酥脆的粉果形似荷包,寓意金玉满堂,故的此名。
最后以一道甜而不腻,养心安神的莲子羹作为甜蜜尾声,配上晶莹剔透,口感软糯的豆沙水晶饼和玫瑰花,寓意“花好月圆”,传达着中国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幸福人生的热烈赞美与深切向往。
一搓一揉,一道道美味在流转的指尖中传承,这些消失的菜式亦在一句句粤语里口口相传,生生不息。 “消失的名菜”以粤语的方式得以广泛传播,舌尖上的粤菜亦扩大了粤语的影响力,从而形成文化上的良性循环,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下一代能够了解并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广东乃至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据悉,今年 3月,岭南集团旗下中国大酒店联合香港新世界发展集团,在香港K11 MUSEA举办多场“消失的名菜”文化品牌展览,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同时联合香港三联书店发布《消失的名菜》香港版,共同鉴赏广州饮食文化的历史底蕴和传承创新,推动大湾区文旅融合、文化交流、美食互动和消费转型。
而延续“消失的名菜”系列文化项目,今年中国大酒店继续携手广州博物馆推出联名文创月饼《粤色中国》和《月光宝盒》,还原腊肠月、烧鸡肉月、西施醉月、上豆蓉月、凤凰月等百年月饼菜谱上的“消失的月饼”,更特意选取广州博物馆馆藏国家二级文物《清 · 黑漆描金开窗庭院人物图缝纫盒》为原型一比一还原作为月饼礼盒包装,重现传统粤式月饼之味,推动文化、旅游和美食的相互融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