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西关历史文化有声有色地传承下去呢?2024年5月18日下午,在广州市著名的旅游区西关永庆坊的钟书阁书店里,南方传媒集团新世纪出版社联合自己友®团队举行了“有声有色 西关记忆”——《童行永庆坊》新书分享会,与现场读者分享了他们在本土文化创作上的体会:永庆坊不是旅游打卡的终点,而是探索西关的起点。
怀抱初心,传承文化
新世纪出版社副总编辑刘茵作了致辞,向现场读者推介《童行永庆坊》。她表示,这是一套图文声并茂的绘本,希望大小读者能从中感受到岭南本土文化的魅力。新世纪出版社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少儿出版社,也将继续践行为少年儿童提供优质本土文化读物的重任。
《童行永庆坊》是几位秉持着同样初心的作者传承地方文化的一次合力。《童行永庆坊》的主编、方言学专家甘于恩并不是本地人,但1984年就来到了广州,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地方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工作。劳震宇既是《童行永庆坊》的编著,也是知名媒体平台羊城网的创始人,利用自己的专长传播粤文化是他多年来身体力行的事业。绘画者吴俊文、曾健与粤语配音公益大使胡丹参与到这套书的创作也绝非偶然。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一直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传播与传承本土的文化。
如何把珍贵的地方历史文化记忆留下来,让我们的孩子也能看到、听到、感受到?劳震宇是在东山出世、在西关玩耍长大的老广,对他来说西关是一段他想要努力守住的乡愁。他指出,传承广府文化,粤语是很重要的载体,因此这套书加入了粤语,一方面是希望能够更原汁原味地呈现西关风情,另一方面也让这套书更丰富立体,更能吸引小读者。后者也是这套书的创作难点。绘图者吴俊文和曾健就表示,在创作中,他们为了这套书能尽量贴合小读者阅读习惯与关注点,在构图上花了非常多心思。胡丹则说给《童行永庆坊》配音是“情怀当头”“为爱发电”,这次为了让这套书有更好的配音效果,她一人分饰多角,足足演绎了15种声音。
特邀嘉宾作曲家、中国音乐协会会员陈辉权,是创作团队多年的搭档,《童行永庆坊》的背景配乐亦是他的作品。他表示自己早已将传承广府文化、岭南文化视为自己的使命。
大家还说到,永庆坊现在成为了热门打卡点,希望能以此为起点,让更多人关注西关文化乃至岭南文化。
“新广州人”成为“真广州人”
资深媒体人马志海也来到现场助阵,原籍北方的他自称“老广”,他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对广府文化传播的心得,并呼吁大家无论讲什么语言,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现场读者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新广州人”,却一直苦于找不到途径去深入了解当地文化: “我和老公是从江苏过来这边工作后定居下来的,孩子也是在广州出世,如今已经上一年级。广州是个很包容的城市,我们一家对自己“新广州人”的身份都挺认同的,孩子还会讲粤语。我希望能和孩子一起多多了解这里的文化,毕竟这也是她成长的环境,但经常因为不知从何入手而烦恼。上个月偶然看到网上推送,于是买了这套《童行永庆坊》和孩子一起读,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外地人了解本土文化一个很好的入口,是能让我们变成‘真广州人’的。后面我还打算跟着书里的内容带孩子来一场‘永庆坊探索之旅’。”李女士还表示,今天听了作者们的对话,感觉这套书是很有情怀的。
作者们分享完创作故事,劳震宇又带来了“沉甸甸”的“干货”,讲起西关众多鲜为人知的冷知识,比如西关名字的由来、“西关小姐”的历史、西关口音,等等。现场气氛活跃、反响热烈,读者纷纷表示“长知识了”。三年级的琳琳便兴奋地告诉记者:“劳老师讲的东西很有趣,我以前都没有听过,星期一回学校我要去考考我的好朋友!”陪琳琳前来参加活动的琳琳妈告诉记者,自己曾住在永庆坊这片很多年,自认为对这里很熟悉,但陪孩子看了书并参加这个活动后,才发现原来熟悉也不一定代表了解,就像书里提到麻石街上的排水口是铜钱模样,她却从来没有留意过。她笑着说,活动结束要带着孩子再细细逛一遍西关。
在最后的签售环节中,售书点排起长龙,现场读者争相购买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童行永庆坊》。带儿子前来的周先生对记者说: “六一儿童节就快要到了,我想着给我儿子买一套。我觉得这套书还是非常不错的,是送给孩子的,像他们屏幕上写的嘛,‘有声有色’的礼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作者:黄晓彤、朱芷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童行永庆坊》新书发布:有声有色,西关记忆》https://www.gznf.net/business/124969.html
最新评论